Search

小心翼翼地通過賽珂支線的仙人掌斷崖後,走了一小段緊臨深淵的峭壁古道,就會遇見這條小支線和仙人掌齊名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小心翼翼地通過賽珂支線的仙人掌斷崖後,走了一小段緊臨深淵的峭壁古道,就會遇見這條小支線和仙人掌齊名的地標:一座隧道。

雖然文獻並沒有記載它的正式日文名稱,不過山友大多會稱呼它「闊闊斯隧道」,長約10公尺,寬約120公分,高約180公分;「闊闊斯」是布農族對這一帶的稱呼「gugus」的音譯,「gus」指箭竹,疊字表示很多的意思。

隧道十分古樸,是由炸藥爆破搭配鑿與槌所貫通,手作的不規則岩面質感非常之好,百年如一日。我微微低著頭向著隧道另一頭的光明走去,但一出隧道腳步旋即嗄然於斷崖上,已無路可走,十幾米之下的溪底流水奔騰。

實際上,闊闊斯隧道與沙敦隧道並列為八通關古道的兩大隧道,是日人闢建越嶺道時極為少用的工法(成本高);我所能想到的近似遺跡,就是遠近馳名的錐麓古道(合歡越嶺道)上,有著小地藏端坐石壁上的那段隧道了。

闊闊斯隧道與沙敦隧道格局差不多,都是一出隧道口幾乎接上吊橋的配置,這是因為吊橋需要堅硬的岩盤埋設地錨,又必須選擇最短的路線跨越溪谷節省成本,此二處地質、河流與山勢正好互相配合,才會以隧道工法闢建古道。

然而,與沙敦隧道接上石洞吊橋不同的是,賽珂支線並沒有國家公園經費挹注,而闊闊斯吊橋也早已隨著溪水東流消失,才會造成一出隧道就好像要跳樓的現狀。今日要到古道盡頭的賽珂部落,只能在支線入口附近找尋和緩的稜線下切,再沿溪上溯才行了。

但這次還得趕路回家,就留一個小夢在大分,待下次回到這裡再造訪囉!

#八通關訪太魯那斯・闊闊斯隧道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